“国欲兴其势,必先固其本。”抗战时期和改革初期,我国之所以能够经历世所罕见之艰难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就是强大的基层基础。新的时代背景下,基层工作可以从组织建设、服务供给和创新驱动三个维度出发,筑牢基层堡垒,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从“组织建设”发力,凝聚基层力量。基层组织建设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夯实基层基础,首先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优秀基层骨干,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一方面,通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党员队伍素质,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成为基层治理的“领头雁”。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基层民主制度,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增强基层自治能力,形成上下联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从“服务供给”发力,满足群众需求。随着时代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基层工作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要满足人民诉求,就要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优化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这包括加强村居、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让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服务;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及时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从“创新驱动”发力,激发基层活力。创新活则基层兴,面对新时代新挑战,我党鼓励和支持基层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例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推动基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发展。同时,注重培育基层创新文化,鼓励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敢于尝试,激发基层工作的创造力和活力。通过创新驱动,不断破解基层发展难题,释放基层发展潜力,为基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夯实基层基础,必须从“根”上发力,久久为功,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构筑起坚实的基层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