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明确指出,“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在四川调研时指出,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坚决惩治“蝇贪蚁腐”,彰显了党对于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决心。 拓宽群众诉求渠道,打开一针见血的“话匣子”,找准急难愁盼“切入口”。畅通监督渠道,发挥信访举报桥梁纽带作用,擦亮联系群众“窗口”,让群众“进得了门、说得上话”,持续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拓展群众监督渠道,让群众用得顺手、用得方便。不断凝聚人民群众支持监督、参与监督的强大力量。始终坚持执纪执法为民,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真正的走进群众,倾听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真正体现“人民至上”的理念。这不仅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更是对党执政为民宗旨的生动体现。 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拿出把脉问症的“听诊器”,找准问题整治“突破口”。紧盯群众最关切的民生利益、作风问题、腐败现象,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惩治、强有力手段纠风治乱。把监督“放大镜”聚焦在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和反复出现的问题上,聚焦民生领域突出问题,选取“小切口”部署,持续“拍蝇”“灭鼠”,推动扫黑除恶“打伞破网”,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揪出对对民生疾苦麻木不仁、对民生资源巧取豪夺的“硕鼠”。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始终坚持开门整治,深入总结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的经验,依靠群众智慧和力量,让群众身边的“蝇贪”无处遁形,以刚性执纪执法体现力度、形成震慑。 精准聚焦问题整治,用好刮骨疗毒的“手术刀”,根治群众腐败“疑难病”。提升“治”的效能,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把成效反映到作风转变上、落实到工作改进上、体现到为民服务上。破解基层“熟人社会”“人情干扰”等办案难题,防止“灯下黑”,确保执纪执法权受到有效监督制约,坚决查处那些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社会风气的“害群之马”,让清风正气涤荡社会每一个角落。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做好执纪执法“下半篇”文章。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要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群众在正风反腐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同时,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的原则,坚决惩治“蝇贪蚁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不仅是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对美好未来的坚定追求。(作者:钟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