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选调生:坚定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 “一个热爱中华大地的人,他一定会爱她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光辉的历史。”习近平同志30多年前在河北正定工作时曾深情告白。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作为基层选调生,身处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更应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之力推动乡村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要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华五千年文明为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培植了深厚的土壤,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标识,滋养了无数的中国人。从仁爱孝悌的道德观念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从诗词歌赋的文学艺术到巧夺天工的传统技艺,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基层选调生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其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用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染群众,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坚定文化自信,要积极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基层选调生要深入挖掘当地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通过组织参观革命遗址、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让广大干部群众铭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同时,要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打造具有红色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坚定文化自信,要大力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水平,要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基层文化阵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打造具有本村特色的阵地品牌。基层选调生要积极参与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完善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场所。要鼓励和支持乡村文艺团队的发展,培养乡村文化能人,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文艺比赛等,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还要加强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让古老的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基层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文化根植于基层,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才能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作为基层选调生,我们要牢记使命,坚定文化自信,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为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让我们在乡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用文化之笔描绘出美丽的乡村画卷,让文化自信之花在基层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