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完备、全面整体的过程,必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形成环环相扣、协同联动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才能真正把生态领域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实现量质齐升的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势在必行。人类文明从大自然中孕育,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演变,而今形成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尽情享受现代生活里便利的交通,建造着装修豪华的住所和办公场所,只需手指在手机轻点几下,包装精美的外卖便送到手中,网购的物品也在层层包装的保护下进入我们的生活,但是汽车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树木过度砍伐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白色垃圾带来的处理问题在困扰着我们。自然是生命之母,人类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在追求高效便捷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人类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要考虑生态环境是否能否承受,开展生活环境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制度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保障。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无规矩不成方圆,生态环境保护的保障必须依靠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近年来,我们尝试从“厕所革命”到“垃圾分类”,从“史上最严格环境保护法”到“河长制”“湖长制”,在不断的探索中出台了相关制度,每个制度的实施都在规范着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只有不断的思考,继续依据国情出台相适应的制度,继续完善系列制度部署,才能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指导。 生态环境保护要上下一心齐发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制度的出台,各级党委政府就按制度僵化的执行,还需深刻学习领悟保护工作的要求,要把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的出台相关办法和地方规定,为地方的保护工作出力。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也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当前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提高,但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还远远不够,人类生活扩张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加重着对自然环境的伤害,人类必须牢牢树立起环保意识,减少塑料包装的使用,积极响应绿色出行的倡导,不浪费粮食,做到光盘,齐心协力共行动。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唯有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开展保护工作,才能在发展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绿水青山的好环境。 作者:王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