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1|回复: 0

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动国家战略目标落地实现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43

主题

0

回帖

28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285
发表于 2024-6-27 17: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党的历史上首次将“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一个战略主题,通过设置一级标题的专门章节来统筹谋划,系统融合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从而构建起一个服从国家最高战略目标的、有利于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机战略体系。其中,人才工作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中心度,与经济工作的紧密度被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和《中国共产党党章》,党中央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自此,我国在教育、科技和人才三项工作上致力于形成一个相互支撑、互为协同的三角形战略构架新体系。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代表着国家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总体战略迭代转型。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的前三位置并列突出,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的基本地位。2022年,党的二十大在并列部署“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惯例、常规,将以往分属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三方面的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集中论述、统一部署,体现出具有战略全局视角的系统思维和发展考量,也反映出党中央对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集成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新理念、新构想和新设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科技创新拉动发展增长的基本路径逐步明晰。一方面,在工作实践中,教育、科技、人才三方面工作总是相互依托、相互嵌入、相互促进的。对人才工作而言,“教育”是其前端,可以造就“潜人才”,形成人才储水池;“创新”是其后端,是人才工作效能的重要体现。人才工作不是“就人才而人才”,在评判地方人才工作中,我们除了看人才数量、人才结构、人才水平外,更要看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体现的人才效能,后者是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以往工作中,或多或少地存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各说各话、各办各事、各自为政的相互脱节现象,形成“两张皮”的问题。应该承认,这三者间尚未构建形成以国家最高战略目标为导向的工作合力,在某种程度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后一公里”不通畅、不落地的问题,也是三者之间融合不紧密导致的后果之一。教育领域中如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不高、工程人才培养“科学化”、人才培养与使用相脱节、“钱学森”之问未完全解决等问题;科技领域中也有如基础研究人才较弱、世界一流人才和战略科学家匮乏、解决“从0到1”和“卡脖子”难题的人才支撑度不足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身也是人才工作领域需要突破和解决的核心点位和关键任务。可以说,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是对标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工作要求的路径选择,三者结合才能够真正做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人才工作与教育、科技工作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教育和科技工作都具有较清晰的职能边界和工作领域,而人才工作的最大特征是工作边界的非约束性和可扩展性,其渗透于各项工作,包括所有“中心工作”(经济工作)之中,其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复杂性更强、迭代更快、渗透性更高。可以看到,人才工作和人才战略的构建逻辑是围绕实现国家总体战略动态调整其工作重心和核心构架。亦可以讲,“人才工作”是聚焦基础资源、战略资源、第一资源,既体现经济属性,也体现发展属性,更体现政治属性的一项纵贯线、战略性安排。党的二十大将人才工作模块前置论述并进行“三位一体”的系统化部署,其基本逻辑是将人才工作定位由以往的保障性要素,提升到生产力要素(经济工作)的位置和框架之中,进行前瞻考虑、联动部署,强化了人才工作的经济属性,使之更加贴近党和国家的经济工作,也即“中心工作”领域范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三位一体”,共同服务和贡献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进一步强化了服务国家最高目标的职能性整合、体系性贯通和动力系统再造,更有利于形成一个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效战略组织和落地体系。






上一篇:乘科技教育融合之风 扬组织职能引领之帆
下一篇:立足组织部门职能,深度推动教育科技一体化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9 11:34 , Processed in 0.235174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