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牢价值取向,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抓改革促发展。 要永葆对为民的责任心,用无我之境强化担当作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褒奖。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努力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指数”“幸福指数”。要坚守初心使命,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体验,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要全面对标、精准对表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人生境界,时时刻刻用“无我之境”对照自己、反省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深度涵养面对得失的淡泊之心,在看淡得失的无私奉献中强化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要永葆对为民的感恩心,用赤子之情厚植执政根基。新时代长征路上,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紧扣为民谋幸福的使命,做人民的勤务员,与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共创伟业。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把人民摆在心中最高位置、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真正做到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要永葆对为民的清廉心,用作风之正优化政治生态。新时代长征路上,“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四风问题”依然严峻,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动摇党的执政根基的因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就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利益观,正确处理好苦与乐、得与失、成与败、俭与奢的关系,养成“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宽广胸襟。自觉做到为政不移公心、用权不谋己私、锤炼清廉之心,克己自律洁身自好、心存敬畏干净干事、拒腐防变秉公用权,在跨越“雪山”与“草地”、征服“娄山关”与“腊子口”的闯关夺隘中常存浩然正气、常怀律己之心,在勤做实事、甘做苦事、勇做难事中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