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至6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到四川调研。他指出,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举措。然而,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和自媒体行业的兴起,一些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往往通过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曝光于人前,虽然部分事件存在捕风捉影,夸大其词,赚流量、博眼球的情况,但也不乏有一些真实存在在老百姓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那些在现实中遭受不公或被侵害利益的弱势群体在多次求告无门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网络升堂”来寻求公平正义。我们常说,“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而在这一场关乎民心的战斗中,执纪执法为民是我们最坚实的盾牌。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的宣言。 利剑高悬,直击痛点。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纪律的执行者、捍卫者和监督者,如同利剑出鞘,直指那些隐藏在群众身边的“小苍蝇”和“微腐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叫做“零容忍”。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蝇贪蚁腐”,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最终危及整个社会的健康。近些年,纪检监察机关秉持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通过“走基层、访民生、解难题”活动,深入基层,走进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用一双双慧眼识别出那些企图钻空子的“害群之马”。 高压态势,斩断“黑手”。纪检监察机关将监督执纪关口前移,贯穿“八小时”内外,在党员干部出现侵犯群众利益的轻微违纪苗头时及早介入,露头就打,反复敲打,释放出严肃查处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鲜明态度。动真碰硬,下大力气纠治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真正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正风肃纪反腐的根本政治立场,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在这场整治行动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比如,某村的村主任利用手中的权力,私自截留了原本应该发放给贫困户的扶贫款,转手就变成了自己的“私房钱”。又如,某地的基层工作人员在为群众办理低保、医保手续时,明目张胆地索要“跑腿费”,让本已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这些行为,虽然数额不大,但伤害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破坏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 人民至上,清风常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纪检监察机关将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持续加强对惠民富民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入整治民生领域的“微腐败”和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让“打虎拍蝇”成为常态,让人民群众更加感受到党的关心关爱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清风正气吹遍百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