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承载着举足轻重的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基层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基层治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基层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因此,在基层治理的全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积极回应群众的期盼,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我们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基层治理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基层治理体系中,基层党组织应当发挥政治引领、组织协调、服务群众的关键作用。我们要不断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有效贯彻。同时,培养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构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治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挑战、新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必须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包括完善治理制度、优化治理流程、创新治理方式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通过信息化手段,打破行政壁垒,让人民群众的合理意见和诉求得到尊重、落到实处,不断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不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且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