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许多里程碑式的辉煌成就,彰显了党的历史荣光。年轻干部要科学分析和深刻把握历史大势,在历史荣光中满怀信心、凝心聚力、一往无前地奋力向前奔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弘扬党的奋斗精神。党的百余年历史,是一部接续奋斗、砥砺实干、攻坚克难的奋斗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夺取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强烈的历史担当,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为人民谋福利,为民族谋复兴。这种奋斗精神,是党的宝贵财富,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坚持不懈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关键要推动理论学习的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建设,提升学习质量和效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指出,“学理论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深化的过程”,要求“引导党员干部持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只有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才不至于走偏走虚。要边学边悟,凡事多想一想为什么,多问几个怎么办,把书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或自己行为和思想的一部分。要积极对照反思,找一找自身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的差距,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的差距,在抓机遇、促发展方面的差距,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方面的差距,由表及里深刻剖析,多思破解难题的新思路、新模式,多出加快发展步伐的新方法、新举措。 坚持党的人民情怀。自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鲜明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称自己是“人民的儿子”。习近平总书记从陕北梁家河当知青,到带领正定“翻身”,后在福州推行“马上就办”,又到浙江实施“八八战略”……不论担任什么职务,不论身处什么地方,习近平始终没有离开过人民。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 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不断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幸福生活赢得挑战,赢得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