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x_p389s 于 2024-5-24 14:29 编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把所有事务都压给基层。基层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根基,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为基层减负,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干部干事创业。然而,当前基层工作中仍存在权责不明确、减负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源入手,厘清权责边界,理顺职责关系,使基层干部能够轻装上阵,集中精力为民服务。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性和实现路径:明确权责边界、深入调查研究、健全机制保障。 明确权责边界,为基层干部减负奠定基础。明确权责意味着要清楚地界定基层应承担的工作内容,以及基层工作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拥有的决策和执行权。目前,基层工作中仍存在权责错位的问题,许多事情都由基层执行,但实际决策权却在上级,导致基层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因此,必须进一步厘清不同层级和部门之间的权责边界,明确工作事项,避免一切都压给基层。基层减负主要是减去过度的“痕迹管理”和繁杂的事务,而不是减掉担当和作为。有关部门应当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氛围,向基层下放更多的资源、服务和管理权,减少压力与阻力,增加动力和活力。 深入调查研究,聚焦基层实际需求。为基层减负不能凭空想象,必须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真实需求和预期。要树立以基层为重的理念,聚焦实效性,强调针对性,真正深入基层的工作实际和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做好调查研究。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基层长期存在的负担,特别是那些基层干部迫切希望解决的权责对等问题。这样才能确保减负工作真正聚焦基层、贴近基层、服务基层。扎实的调查研究能够确保减负方向不偏离,从而实现精准减负。 健全机制保障,理顺部门间权责体系。为基层减负需要从机制上着手,重点解决现实中的突出问题。理顺部门间的权责体系和上下级之间的权责界限,避免多部门管理和多层级管辖的问题,确保工作流程简洁高效。要解决权在上级、责在基层的问题,找到适合的权力清单,使干部权责、党委和政府权责、职能部门间的权责、政府和市场间的权责关系清晰明确,切实解决好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中的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可以探索出台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服务清单等,逐步实现基层权责一致,让基层干部明白“该办什么事、要担什么责”。通过这些机制保障,确保各级干部敢用权、用好权,为基层干部减负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 强化落实机制,确保减负成效。为基层减负必须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落实。要强化基层资源供给,统筹推进各类资源和服务向基层释放和共享;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加大关心关爱力度,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还要加强减负工作的复盘督导,动态监测和实时跟踪,定期组织“回头看”,加大对负面典型的曝光力度和对正面典型的宣传力度,防止问题反弹和隐形变异,切实提高基层干部的获得感和群众的满意度。 总之,为基层减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明确权责边界、深入调查研究和健全机制保障,基层干部才能轻装上阵,专注于为民服务,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