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庆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详细了解近年来社区减负效果。做好为基层减负工作,基层干部就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落实中去,把美好目标变为生动现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减负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一是认识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意义。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习近平总书记从乡村到社区,深入基层步履不停,视线始终关注“为基层减负”。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党中央连续六年专门部署推动的重要工作。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等行为的处分规定,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驰而不息抓作风、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二是要进一步明确基层的权责。基层干部面临“甩包袱”“加担子”的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责不清、边界不明。习近平总书记为基层减负指明关键方法——“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各方责任分明、各尽其力,基层干部才能轻装上阵。减轻基层负担是为了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更好服务百姓,要进一步明晰应尽之责和应减之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规范社区组织的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 三是建立健全基层减负长效机制。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建立了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切实发扬斗争精神,拿出钉钉子的韧劲,紧盯形式主义老问题和新表现,建立健全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坚持减负与赋能并举,进一步改革会议公文制度,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大力激发广大干部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气神。要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各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通、成果共享,提高基层上报数据资料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性材料报送和报表填报。 (作者: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办事处梅俊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