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坚持走群众路线,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了人民领袖坚定的人民立场、真挚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人民至上,筑牢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实根基,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的光明前景,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处理好党和人民关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落实到治国理政具体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人民,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更离不开人民,中国共产党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坚持不忘初心,坚持一切依靠人民。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群众路线,深入群众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人民群众的集体力量,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人民群众是新时代伟大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具有创造历史、书写历史的主体作用,是区别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显著标识。在这个重大原则性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得益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力量的有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主体性力量,作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伟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观构建上的独特内涵。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人民二字,始终饱含着万钧之力。从人民群众用小推车保障运输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到疫情期间人民群众主动投身于防控一线筑牢钢铁防线,再到铁路工人、环卫工、外卖员、公交车司机等平凡普通的人们协同守护城市发展,我们始终能够看到人民始终是书写新时代画卷的最动人一笔。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这正是中国共产党走人民群众路线最生动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