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深刻指出,“我们党是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指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世界最大政党,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执政,历史久、人数多、规模大,既有办大事、建伟业的巨大优势,也面临治党治国的特殊难题”,这也明确的告诉我们,唯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破解问题,才能做好为民服务,得到群众的信赖。 如今,电动自行车使用便捷,在生活中已成为大部分人离不开的出行工具,而电动自行车着火却频频发生,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与电瓶车电池质量缺陷、使用者自私违规改装改造、停放和充电不规范等原因相关。如何规范售卖、使用电动电瓶车,确保群众人身安全已成当前基层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统一思想强宣传,提升全民安全意识。为提升社区居民群众的用车安全意识,增强自身防范,针对基层实际特点,开展深入群众的宣传活动尤为重要。一是全覆盖专项宣传。以区域化党建联动安监队、消防、城管、派出所等相关单位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辖区企业、商铺等重点区域排查宣传,以专业检查督促其整改隐患问题。二是多元化教育引导。针对居民可开展电瓶车充电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以案例、问答、安全逃生等环节呼吁大家提升安全意识,自觉抵制非法充电。 二、统一行动强排摸,规范行业操作流程。据了解,过去一年,国家消防救援局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数据显示,电池单体故障等问题是导致电动车电气火灾的重要原因。可见,部分劣质电池从源头端带来安全隐患,且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也没有相关明确的产品质量的标准导致部分小作坊私自改装或生产三无产品。因此,在社区管理中,应紧跟辖区企业的生产动态,利用商户志愿者优势,及时排摸无资质小作坊以及出售三无电瓶车的商铺,与有关执法部门整治,纠正行业风气,确保规范经营。 三、统一法则强立法,形成管理常态运行。电瓶车安全管理仅依靠“柔性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相关的法条规定,部分人群总会抱有侥幸心理,改装电瓶车、乱停乱充电的现象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整治。因此,一方面要对销售和生产方建立相关的质量标准规则,让企业在制度上提升安全意识,抓好源头端安全;另一方面建立加强日常监督,针对辖区内充电桩检查、楼道停放电瓶车充电等现象联动楼道长开展常态化督查,推动形成发现问题立行立改,营造安全稳定的社区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