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参天,茂林修竹,姹紫嫣红,一片清凉,理想中的景色总是宜人的,这片沃土之下的人民更是幸福的。然而几十年来,为了经济的发展有人肆意妄为,挥霍无度,致使雾霾罩人,青山不再,污水遍地,终究还是品尝到了破坏环境的苦果。近期,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并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要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绿色生活,让环境更美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唯有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才能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起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也正因如此,要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借助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每个公民内心的自觉行动。 绿色发展,让发展更永续。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生态环境不可再生,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历史教训充分证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不能只求发展不求保护,不能只会利用不会修复。我们只有充分遵循自然规律才能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走上弯路,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因此,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以绿色、创新、高效为方向,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让生态与发展相得益彰。 生态法治,让环保更彻底。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法治,而种种环境问题的背后大多与生态环保体制机制不健全、生态法治不严密、违法惩治不到位有关联。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解决问题更应追根溯源,从法治入手,彻底解决生态污染难题。要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严格考核问责,对不顾环境盲目决策,造成污染推诿塞责,恢复生态执行不力的人,必须追求其法律责任,以终身追责确保生态红线的树立。 绿色作为我们国家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其地位不亚于任何一个。且生态问题没有局外人,没有休止符。青山碧水白云绕,鸟语花香溪垂钓,以绿色生活、绿色发展、生态法治的途径保护自然,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见花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