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天下事,以实则治。实就是务实扎实,任何时候都要说实话、办实事,察实情、谋实策,坚持“学”在前,“干”为要,“新”当头,“思”拖底。 以“实”为先,坚持“学”在前。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旗帜鲜明讲政治,基层党员干部要始终把提高理论和业务素质作为第一要务,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方式,重点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相关重要论述,充分利用“学习强国”“时代先锋”“南湖初心讲堂”等平台开展自学,着力营造共同参与的良好学习氛围,让“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让基层党员干部的脑袋里“干货满满”,用理论指导行动的同时能够游刃有余化解“难啃的骨头”,能“花更少的时间、更少的精力”实实在在为基层群众服务。 以“实”为先,坚持“干”为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牢记“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怎么干?如何干?为谁干?”基层党员干部应当脑袋里永存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要做到务实担当,发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不空喊口号,不搞“假把式”。要做到立说立行,牢固树立“立马就干”意识,面向棘手问题,不打“退堂鼓”,不做“胆小人”,勇于担当作为,坚持抓早、抓好、抓严,抓起步、抓开局,抓过程、抓细节,抓收尾、抓总结,一步一个脚印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以“实”为先,坚持“新”当头。《人物志》英雄中有讲:“ 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新时代要提升干部开拓创新能力,党员干部要敢说、敢做,想之前没想过的,做之前没做过的,敢于走前辈们没走过的路,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积极运用新知识、新经验、新思维、新方法来解决遇到的新问题,迎接新机遇和新挑战。党员干部要主动放下自己的身段,不“成天坐办公室”,要深入基层一线,在基层“摸爬打滚”,调查民情、民意,与群众多沟通多交流,找准切入点、突破口,接触更多的人和事,让创新精神有实践成果加持,方便广大基层干部了解民生需求,才能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以“实”为先,坚持“思”拖底。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行成于思”,说的就是不论做什么事,善于思考才能成功。基层党员干部干工作、做事情不能只管上通下达,当传声筒,而应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走好“自立更生”之路,在保持“自我”的同时不失去应有的行为规范,既不要趋炎附势,也不要随波逐流,积极思考,想新点子、谋新办法,这样才能做出新业绩、开拓新局面。不仅要做“答卷人”,更要做“出卷人”,把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热点、难点、敏感点”等重大社情民意反映出来,时刻关注和研究基层工作动态和基层情形,把问题找准找实,提出接地气、操作性强、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不断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工作后善于做好总结,以便自我分析其中的不足,方便日后工作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