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史上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的关系,揭示了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为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着重强调要从思想上建党,创造了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创造性地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党内关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概括形成了党的“三大作风”,成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在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深刻思考中,给出了第一个答案,那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强调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高度警惕并着力防范党员干部腐化变质,坚决惩治腐败,等等,积累了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初步经验。主席同志亲手缔造的,在一次次革命性锻造中不断走向成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我们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全面发展;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终归是有限的,惟有人力资源,才是永不枯竭的战略资源;人才优势,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谁掌握了人才竞争这个关键,谁就能永续发展、长盛不衰。培育好、开发好、利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关键而紧迫的任务。 以调动广大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推进人才管理体制、人才市场体系、人才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政策、人才退出机制、党管人才领导体制等关键环节改革,构建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的人才制度体系。在“党管人才”格局下,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合理划分政府、社会、市场的职责,建立现代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我们的城市正在加快恢复,大家熟悉的烟火气也会很快回来。这个成果来之不易,离不开基层同志的持续奋战,离不开广大市民的支持大家都很不容易,克服了许多困难,我们上海的市民真的非常好,对上海这座城市充满热爱,守望相助、同舟共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