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的探索实践,是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党中央强调,要把“四下基层”作为开展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四下基层”就是要践行党的宗旨、矢志为民造福,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走实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一是坚持“四下基层”,要深入讲解惠民政策。“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要方面。政策宣传就是要站稳群众立场,结合基层所需,精准把握基层群众的政策需求和接受特点,组织党员干部力量下沉,让党员干部来到群众身边,同群众坐一条板凳”,把各项政策尤其是与群众紧密相关的惠民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讲到群众心坎上。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要面对面讲解,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给群众听,并结合群众自身实际情况,用通俗易懂的案例讲好,推动政策宣传进基层走深走实,有效破除群众思想上的“笼子”。 二是坚持“四下基层”,要了解群众急难愁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四下基层”的实质是向群众学习、求真务实,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下基层过程中,党员干部要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直面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真实情况。同时,也要虚心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获取那些在办公室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 三是坚持“四下基层”,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民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下基层的过程中,带着真诚走进群众,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到群众中去,到问题多、困难多、矛盾多的地方去,聚焦解决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工作推进成效的根本标准。 (作者: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办事处梅俊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