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就是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乡村振兴工作重中之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作为一个地处边远少数民族自治州的乡镇小村庄,更好地全覆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就是乡村两级干部队伍正在思考和解决的迫切问题。结合当前实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落实: 一是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选优配强村组干部,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三是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五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六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立足本地乡村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科学把握差异形式,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扎实推进。 农村兴则国兴,农民富则国富,农业强则国强。只有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才能真正实现长长久久的乡村振兴,绘就国富民强、物阜民丰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画卷。 (作者:谯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