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一种工作方法、工作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最有力的体现,其中蕴含着基层工作的思想方法和工作路径,为新时代做好基层工作提供了日常遵循。“四下基层”是指领导干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当下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要深刻领会“四下基层”的内涵,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在主题教育中,我们要把“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发展上为了群众。在开展工作的同时,要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突出大众化宣讲、通俗化阐释,把党的政策主张讲清楚讲明白,让党的方针政策在潜移默化中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和关键环节。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要坚持“四下基层”,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到居民群众中去,通过与群众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倾听他们的呼声,及时了解民情民意,从群众身上找思路、求方法、学本领。真正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社区发展的实践中来。同时,要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共同推动社区发展。 “四下基层”不能只满足于了解情况,要掌握群众的所想所盼,更要思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子。作为社区工作者,要结合自身工作转换角色、走进群众,站在居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从居民群众的立场出发解决问题,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层层重叠的迷雾,直击问题本质、洞察根源所在,切实把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落实到位,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