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作为城市运行的“底盘”,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各地基层单位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见实效,采取丰富多样的有效措施,积极探索党建赋能路径,激发基层活力,达到“集聚力量在基层、精细管理到基层、解决问题在基层”的治理新体系。 “四下基层”作为新时代实干兴邦的重要法宝,是对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着力把矛盾化解在源头;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从机关单位到基层一线,着力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由一般号召到面对面宣传,着力教育引导、组织动员群众,让党的方针政策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下基层”作为固本强基、锤炼干部的有效手段,通过科学的工作方法,指导党员干部应该如何走好党的群众路线。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以学促干,通过务实举措,以实在的获得感、多元的体验感推动党员走深走实的“主题教育之旅”。一是立足基本点,学深悟透下“深功”。把悟思想作为融会贯通的基本点,通过“三类课堂”即专题课堂、实景课堂、云课堂,灵活开展,拓展学习教育维度,让主题教育深入人心。二是抓住关键点,知行合一下“真功”。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抓住“强党性”关键点,深化作风建设,始终做到知行合一,实现主题教育和作风建设齐头并进。三是强化发力点,求真务实下“实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基层单位要强化实践的发力点,结合四百大走访,延伸党建主轴线,串起治理着力点,聚焦居民身边的小事。充分调动辖区双报到党员、联合共建单位结合先锋微服务、三五行动、公益便民等活动,积极行动解民忧,推进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作用发挥。 “四下基层”,立足于“下”,植根于“民”。随着“四下基层”的深入开展,从基层排列出的一个个问题清单,正转变为发展的一张张“成效清单”和群众的“幸福账单”。我们以支部下沉为着力点,提升组织力,建强党支部、激活党支部更好的承担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引导群众的功能,把党员有效组织起来,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让党支部在社区治理中起到重要的整合引领作用,将党的组织能力转化为治理优势。 当前,新形势下,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为此,我们更要扎实践行“四下基层”,学习“浦江经验”,搭建干部群众“连心桥”,开启民情民意“直通车”,推动问题在基层破解,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