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家风连着党风政风,特别是对党员干部而言,家风并不属于私人领域,而是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正,可促进党风好转;家风不正,可影响党风进一步恶化。当前,我国已进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员干部要坚持党性原则,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注重家庭教育,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使家庭成为拒腐防变、永葆本色最坚实、最可靠的后方阵地。 一是严于律己,做出表率。只有党员干部本人能够做到“自身正、自身廉”,才能拥有“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的资格、能力与水平。因此,党员干部要严于律己,心存敬畏、增强法律观念,慎独慎微慎初慎私,增强自律意识,严格约束自己,坚守底线,做好表率。 二是严立家规,从严治家。党员干部要加强对配偶子女和身边人的教育约束,教育他们谦虚谨慎,不追求特殊待遇,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胡作非为;教育他们积极向上,为社会多做奉献;细心观察,了解和掌握他们的言行,发现问题及时批评、帮助,并加以纠正和制止。 三是加强监督。通过外部的约束、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树立、诠释和示范良好家风,及时纠正不良家风,通过长效机制滋养、构建党员干部的好家风。还可以通过廉洁家风文化宣传将优秀家风渗透到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生活中。(作者:胡永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