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工作方法、工作制度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四下基层”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对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科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增进与人民群众感情、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解决好执政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等问题。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 政策从来不是束之高阁的,而是应民所需、为民所定。党员干部应当好“马前卒”“宣传员”,对政策开展解读和普及,打通政策下基层的“最后一米”。要主动学习政策,及时将群众关心的、和群众相关的惠民惠农政策梳理出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学习,真正读懂弄通这些政策,成为“明白人”。 “调查研究下基层”,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听民声方能解民忧、访民意方能办实事、察民情方能促发展。群众意见大、矛盾集中的地方,不能逃避问题“绕路走”,反而要直面问题“迎上去”。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脚底多沾泥土、收集好第一手资料,心里多想百姓、掌握好最急事最难题,助推形成较为成熟的调研成果,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落地为具体措施。 “信访接待下基层”,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直接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化解矛盾的窗口。“信访接待下基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衡量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最基本的标准就是看为人民群众做了多少好事,办了多少实事,解了多少难题。信访接待下基层,就是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走访”,变“被动等事”为“主动找事”,切实把信访接待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信访接待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源头、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让群众所呼皆有所应。 “现场办公下基层”,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拉近干群距离的重要渠道,成为了基层工作的“指南针”。 广大党员干部要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带着真诚深入基层,把办公桌搬到基层社区,将议事会开到老乡家门口,把“端坐会场”变为“现场办公”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让群众从“下”基层中得实惠。要在践行“一线工作法”中办好民生实事,坚持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弯、脚步往下走,群众在哪里,我们工作的聚焦点就要在哪里;问题在什么地方,我们工作的现场就应该在什么地方。既要优先处理人民急难愁盼的“民生大事”,又要时刻关注群众心心念念的“关键小事”,真正做到“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特事特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