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指示,强调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关键作用。对于基层社工而言,宪法不仅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更是我们工作的法律依据和指导原则。 宪法是我国治理体系的总框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法治基石。在习近平总书籍的指引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强了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和实践,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积极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宪法为社工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基础,为我们在社区服务、问题解决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特别是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方面,基层社工具有不可忽视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中明确指出,要坚定政治制度自信,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在基层社工的实践中,理解和遵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确保社工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础。 在宪法日座谈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了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显著地位。赵乐际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就宪法和宪法实施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基层社工在新时代面临新的历史任务,要更好地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深刻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宪法最显著的特征、最根本的要求。这一点对于社工来说,是确保其工作与国家政策相一致、与社会主义方向相符的重要保障。 其次,要深刻认识我国宪法是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宪法。基层社工在服务人民群众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宪法的本质要求,把宪法作为引导工作的法律基准,从而确保工作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赵乐际在讲话中还强调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必要性。在社工的实践中,宪法相关规定的实施机制、宪法监督制度的建设都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宪法实施的水平,也为社工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法治指引。 宪法不仅仅是一纸文件,更是社工在实践中的法治信仰。在社工的工作中,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不断将宪法的精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是宪法实施的生动体现。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中,社工要充分发挥宪法的优势和功效。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使全体社会成员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基层社工要在宪法的指引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通过深刻理解和贯彻宪法,社工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