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吸纳,就不能忘记这条河流的主体,即那些已经被人们广为接受的经典积淀。网络依赖、文字失语却与此不同,它忽视了河流的主体,任由网络用语飘浮。这显然不是一种好现象,会孤寂语言文字的丰富性,让表达枯燥乏味。有网友举例称,如果找不到形容词,万物皆可“yyds”。千篇一律的浮夸和单调,让语言表达瘦骨嶙峋。不只如此,网络依赖还让一些大学毕业生的母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写作表达能力严重不足,“比如一些大学生的毕业论文难以做到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层次清楚、语言晓畅,严重者甚至文理不通,表义混乱,这种情况在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也不鲜见。”可见,网络依赖、文字失语不仅有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影响学习和工作。 面对“文字失语”,最为重要的是要避免养成网络依赖,正确使用网络。对于家长和学校来说,要切实负起责任,正确引导孩子使用互联网和手机,而且有必要加以适当控制。即便使用网络,也要审慎推荐合适的内容,诸如一些短视频、网络游戏等,不仅会导致孩子沉迷,也同样会让他们的表达枯寂。引导孩子电子阅读时选择经典内容或者阅读正规传媒机构的表达,则会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水平。对于孩子最初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来说,要全面系统、科学规范,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尤其需要避免依赖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