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2|回复: 0

传统文化的“去”与“留”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9

主题

0

回帖

82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2
发表于 2023-4-28 00: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追求物质化的今天,社会不乏达尔文主义者,过度功利主义导致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了解不够、对传统节日日趋淡化甚至胡乱融入西方元素将其异化、随意摒弃传统道德颠覆流传了五千年的事业观、荣辱观、价值观。究其缘由,主要在于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且片面理解中央下发的“学习减负”政策,采取一刀切做法,另一方面社会浮躁心理导致一味追求物质,缺乏精神涵养。因此,传统文化应保护和传承,而非去中国化。
    留住传统文化,前提在于诵读文化经典。习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道家的老子到儒家的孔孟、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李白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李清照、从“不在沉默着爆发”的鲁迅到道尽武侠情怀的金庸...一个个国学大师给我们呈现了缤纷多彩的文学佳肴,是后世需要好好收藏保护的瑰宝,唯有诵读文化经典,方能体味古人的智慧情操。诵读文化经典,诵读的是言简意赅却蕴含深刻哲理的诗词歌赋,诵读的是教授我们遵从孝道、懂礼守礼的四书五经,诵读的是指引我们为人处事、解决难题的孙子兵法。一言以蔽之,诵读文化经典让人知礼明智,是留住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奠基石。
    留住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重视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寄予了团聚的喜悦、亲人的思念、对古人的缅怀和对懵懂爱情的期许。试想,如果我们不重视传统节日,将所有节日当作难得的假期,融入西方元素异化为情人节,晒朋友圈秀恩爱,只知四处游玩吃遍美食亦或独处补眠,那么久而久之,传统节日将媚化、俗化,失去原有的寓意和内涵;而假如我们能重视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心怀敬仰祭奠逝去的亲人、在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除夕佳节回家与父母团聚守岁,包饺子看春晚放烟花,那么我们便能将传统节日该有的文化传承发扬下去。一个不注重传统节日的人,是一个无法得到精神归依的人;一个不注重传统节日的民族,是一个缺少文化自信和底气的民族;一个不注重传统节日的国家,是一个缺乏文化特色、欠缺凝聚力的国家。所以,重视传统节日是留住传统文化的助推器。
    随着孔子学院遍布各国,全球刮起了汉语热,就如SHE歌中所言,全世界都在学习中国话,中华传统文化得到国外友人的肯定和崇拜。传承中华文化,既需要诵读文化经典,也需要重视传统节日。唯有如此,方能让中华文化之光普照世界文学之林,让传统内涵源远流长、扎根沃土。






上一篇:为文化产业添油
下一篇:创新 绿色 开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5 08:54 , Processed in 0.219690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