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形成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政治性、人民性、理论性、创新性,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一、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向哪里走、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性问题,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治国理政实践中开启了法治中国新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 二、具有鲜明政治导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党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带领人民在实践中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意志;同时,党自身必须依法办事,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必须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这既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应有之义,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入新时代,人们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也在法治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四、闪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切实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相结合,深刻总结了共产党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法治文明发展规律。 五、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法治文明。习近平法治思想既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又广泛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有益成果,既凝结中国历史经验,又体现世界法治文明的一般规律,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创新、重大突破、重大发展,凸显开放融合、守正创新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