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当前,持续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工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仍是重中之重,不可有半点闪失。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是必要前提、是根本保障,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动力。要持续运用科技现代化让农业加快发展,跑出加速度,打造科技引擎。
选育优种良种,把握粮食“源头”,开好农业“粮方”。手中有“粮方”才心中不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强调,关键时刻,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够绊倒一个强大的国家,一粒小种子承载着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当前农业科技发展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稳住“三农”压舱石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农业科技创新责任更加重大,要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培育重大品种,研发良种良法一体化高效技术,培育出种子质量过硬的独特优势,打破种子产量少、病害多、市价低的不利局面,持续打造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主阵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中国碗装中国粮”、“中国粮用中国种”。
加快农机改革,智能装备创新,持续稳粮增收。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支撑,在替代人力、节本增效、集成应用农业技术和推进规模经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我国农业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凸显,存在很多短板和薄弱环节,制约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步伐。我们要增强农机科技创新能力,瞄准农业绿色、规模经营,产业结构调整和机械化需求,解决好“有没有”与解决“好不好”的重点问题,以智能装备、农机创新为主攻方向,大力增加高效、智能机械的有效供给,提升技术集成配套和推广应用水平。要加大动力机械、农机传动系统、关键基础零部件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争取农机化科技的“弯道超车”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聚焦数字农业,运用智慧成果,赋能乡村振兴。赵皖平认为,数字农业对于改善农产品质量,特别是一些特色的优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农业数字化是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将渗透农业产业链布局,包括从育种,生产、加工、配送、食品、废物处理等各个领域,农业生产会向无人化、少人化迅速发展。为此,要围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应用场景开展试验区、试验点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及产业化发展。着力使农作物增产增收、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同时,构筑农业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不离土不离乡,在家种粮也小康。”随着农业科技不断发展和突破,尤其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等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为农业发展赋能,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保障供给需求,丰富多样性,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因为科技加持而“脱胎换骨”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农民因此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姓名:张文利
身份证号:130281199809273118
联系电话:18332690553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留早镇人民政府
邮编:0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