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反映福建宁德坚持35年践行“四下基层”促发展见实效的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要抓手,切实把主题教育抓出高质量好效果。会议强调“四下基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创新,根本上源于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深厚人民情怀,生动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深刻原理,是执政为民、当好公仆的必修课、基本功。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力行的“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 理论学习下基层,深学细悟学精神。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呼吁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党的“好消息”传达到群众去、传下基层中去,以专题党课为载体,深入至基层群众,将党的创新理论贯彻心中。让理论学习切实在基层全面深入扎根,切实推动基层党组织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四下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路径,通过“四下基层”用心聆听群众心声,摸清民意,才能切实观察实情。推动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基层 “出诊”探明情况、探清底子、探实问题,面对面倾听、了解群众困难,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明确自身工作“堵塞”的地方,摸清群众所需,捕捉基层所难。要坚持以“问题导向”指引“调查方向”。 “四下基层”也需化“脚功”为“能力”。视察整改下基层时,用心用行解难题,让民情民意在一线收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于群众,践行党的宗旨、矢志为民造福,是“四下基层”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自关乎群众利益的件件“小事”“实事”入手,切实把基层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要坦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判,广泛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并不断改正,做到检查全面、整改精准、成效突出,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 深深体会到: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只有在情感上靠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用心为群众办实事才能真正打开群众心扉,聆听群众心中真实所想,找准工作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