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此后,“枫桥经验”从一地走向全国,扎根广袤中华大地,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拔节生长、枝繁叶茂。这是坚持不懈的探索实践、守正创新。“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不断丰富发展,书写一个个基层治理的鲜活故事,铺就一座座沟通党心民心的连心桥,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汇聚基层社会治理强大合力。臂挽会稽山、面朝枫溪水,蓝天白云下的浙江诸暨枫桥镇屋舍俨然、村落毗连,铺展成一幅悠然祥和、和谐宜居的动人画卷。不论社会如何变迁,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是“枫桥经验”的不变灵魂、根本保证。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一切为了人民是“枫桥经验”的不变初心、核心内涵。走千家、进万户,把“温暖、服务、帮扶”送到家……从2019年起,“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在全国公安机关火热开展。扎根基层、耕耘基础,走近群众、服务民生,一个个家庭的“小和谐”“小幸福”,联结成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大平安”“大稳定”。树高千尺,其根必深;江河万里,其源必长。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党在基层治理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好、合理诉求解决好、智慧力量凝聚好。 二、筑善治之基——自治法治德治相融,确保社会既充满生机活力又安定有序。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面对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作为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治理之路。激活自治动能,鼓励基层创新,涵养基层治理多元互动的源头活水,坚持法治思维,推动观念更新,让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成为新风尚,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大量社会矛盾、纠纷不能“一诉了之”,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融入德治力量,弘扬正气新风,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源于基层实践,是“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重大成果,也是新时代构建基层社会善治新体系的根本方式。 三、行长久之效——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从涓涓枫溪流淌至全国各地,“枫桥经验”之所以走过半个多世纪而历久弥新,久经检验依然生机勃勃,正因为它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从社会治安领域拓展至各类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从传统行业拓展至寄递物流、平台经济等新业态;从立足国内拓展至服务对外开放,创新开展涉外纠纷人民调解……“枫桥经验”不断解答时代课题,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治理支撑。 踏上新征程,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就一定能不断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