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记‘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锐意拼搏进取,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精神内涵,秉承坚定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理念,扬帆起航,助力中华强国之梦。 薪火相传,赓续中华文脉,培植民族自信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历经千年风雨而依然璀璨夺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在不断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过程中,我们能更精准把握传统文化中的精彩部分和宝贵核心,在深挖细掘中不断壮大文化传承根脉。 交流互鉴,秉持开放包容,创新文化时代价值。开放包容是文化交流的前提,也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国不仅仅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更是实践者和引领者。上海万圣节活动广受关注,颇受年轻人的喜爱。在活动中,人们并没有拘泥于扮演西方文化角色,而是积极加入中国本土特色,用中国人的方式过洋节,将洋节本土化、中国化。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正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中,让中华文明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与时俱进,坚持守正创新,凝聚民族复兴力量。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华文明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我们要在传承和创新中找到平衡,让优秀传统文化既富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能展现时代的活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开拓创新,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