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下基层” 密切联系群众 “四下基层”即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通过实践总结提炼出的工作方法,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工作制度,为党员干部修炼升级、锻造品格、提升修养提供了重要“法器”。以“四下基层”作为服务群众的关键路径,把小事做好、做强、做精,努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闹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一、思想上重视,把小事做好,深化党群干群的“鱼水情” 青年干部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做“量变”的积累工作。小事和大事看似差别很大,不在同一个档次和段位,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做好小事是做好大事的铺垫,小事做不好,大事难做成。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的标尺,全面做好关乎群众利益的小事,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要站在群众的立场和观点看问题、做决策、办实事,杜绝眼高手低的态度,剔除妄自尊大的心态,否则会陷入“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干”的尴尬境地。因此要牢牢盯住居民群众关心的一些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急难愁盼等“小事”,一件件地做好、一件件地解决,多一点微不足道的雪中送炭,少一点装点门面的虚头巴脑,切实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二、行动上务实,把小事做实,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 要清醒地认识到,为民的区区小事,不是凭空捏造的,都是通过调查研究感悟和提炼出来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区委的班子成员,要善于处理“小”与“大”的辩证关系,选准方向、找准定位、瞄准目标,以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以抓铁有痕的韧劲,全面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综合修养。要学会换位思考,从维护群众的利益出发,按照群众视角想问题、做决策、办实事,通过谈心聊天,在家长里短中找到群众关心的小问题,从而悉心把握把握“小问题、大民生”的核心和重点,切实让调研过程充实起来,成为解民之忧、顾民之盼、纾民之困;要聚焦问题导向,建立任务清单,量化目标任务、强化整改措施、压实责任链条,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成巧招妙招实招硬招。 三、常态上坚持,把小事做强,争当为民服务“孺子牛” “四下基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创造,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做好群众工作、怎样做好群众工作,是符合逻辑的科学指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要深刻领悟“四下基层”的精神内核和丰富智慧,科学运用到做强为民小事上,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要坚持问题导向,把群众上访变为领导下访,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亲力亲为,率先垂范,快字当先、实字托底、强字为要,努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通过“四下基层”的主要路径,从工作目标、深入一线、交流印证、工作细节、解剖麻雀、办理反馈中找准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努力做强一件一件小事,力求达到精益求精、求精出彩的功效,做到克服困难不退缩、抓住关键不放松、主动担当不掉链。要善于从群众视角,发现不便利的环节、不满意的工作,为做强群众工作提供参考;要善于从群众“脸色”,发现问题端倪,从群众的表情、反馈、评价中检验工作,耐心地为群众做好解疑答惑,主动地为群众解决难题,真心地为群众做好服务,争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