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毫无疑问,对于中国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正确的且带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包含了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包含了能够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部分。我们应该深入学习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的科技研发实力正由量的累计向质的飞跃转变,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已经实现新的突破,但仍未能够摆脱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飞速兴起,必须坚持基础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大力培养高水平科创人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坚决打赢核心技术攻坚战。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实体经济是重点。习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体经济是支撑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能够有效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也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物质层面的保障,是一国的强盛之本。发展实体经济,要处理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之间的关系,推动两者进行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改进提升传统产业、全力开发新兴产业、提前部署未来产业,构造一个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本质特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及落脚点,带领人民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地在发展的过程中改善民生、提倡民主,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此外,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中,要重点关注并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的区域联通,践行先富带动后富的脱贫观念,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后期做好跟进工作,防止发生返贫现象。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一定道阻且长,但是只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