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 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动力和机遇,使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得到增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安全全领域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也逐渐增多。海上争端、钓鱼岛争端与东海问题的僵持,南海军事化态势明显,使得海上安全形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恐怖主义、环境问题等对地区安全的挑战严峻,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等因素造成中国及周边各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与污染,城市空气污染与林火雾霾,生物多样化的丧失、气候变化等各种严峻挑战。 维护国家安全,匹夫有责,人人应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我国的国家安全领域有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深海安全。加强对全民的国家安全教育,普及国家安全含义和内容,让民众对国家安全有一个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是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人人了解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及相应法律条款,遵守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义务,用自己的行动保护国家安全。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从青少年开始。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国家安全的未来靠现在的青少年。各中小学应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国家安全法律知识普及,树立青少年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关心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鼓励青少年积极向周围的人做国家安全知识宣传。 维护国家安全,从日常做起。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时时处处注重国家安全,自觉遵守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不浏览和登录国外不明网站,警惕外来文化的侵袭和毒害;注重对机关单位电脑加密保护,做到机关单位电脑内外网不混用;在朋友圈晒照片应该注重照片背景,不能在军事基地、军事港口等未经允许的地方拍照;表达爱国行为,不能失去理性,那样容易被不怀好意的人挑唆和利用,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国家安全并不遥远,需要每个人从小处做起,加强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警惕。人人如此,国家安全必将坚如磐石,坚不可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