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六六。 于 2023-3-22 17:27 编辑
寻亲男孩因网暴致死、高三学生因誓师大会上激情澎湃的发言遭受网暴、苏州大学恶意P图事件……这些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多起网络暴力事件,不断刺痛着人们的心,也对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造成挑战。 诚然我们有言语自由的权利,但是我们坚决抵制网络暴力。每个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在这次恶意P图事件中,苏州大学及时、果断的做出处罚决定并公开通报,可以说是对于学生网络造谣等互联网恶性行为,亮明了零容忍的态度与底线。只有鲜明的态度,才能让学生明白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只有严厉的惩罚,才能让学生懂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足够硬的“拳头”、足够大的代价,才能让想要伤害别人的人收回恶意的念头。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所以“按键”伤人必须自食其果,要坚決破除“法不责众”的误区,惩治“按键”伤人。因此,一方面,应该将平台的责任纳入到法律规定范畴中,并严格执法,倒逼网络平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另一方面,也可以寻求法律的保护:(1)收集网络暴力的证据。(2)向相关部门报案。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3)委托律师维权。网络暴力的行为严重危害了他人的名誉权,且网络暴力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可以认定为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每个责任人都要坚守自己的底线。一方面,我们应该主动不做制造网络暴力、扩散网络谣言的人。此外,我们也不应该为这些网络暴力者提供流量,不点赞、不观看、不转发,这种漠视的态度才是正确的方式。另一方面,也应该及时把有关线索举报给相关部门,让相关部门及时进行介入核查,每个人都应该为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整治网络暴力,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共同抵制网络暴力行为,才能共建清朗网络家园。 作者:刘泽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