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发展之道、感知中国开放之志的重要窗口。“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融合”“中国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使全球受益”“中国倡导构建的开放型经济是推动全球经济重回正轨的良方”……连日来,国际社会持续关注解读中国全国两会释放的扩大开放积极信号。 近年来由于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泛滥,“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沉渣泛起,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人流、物流阻断,全球物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将进入深度调整期和动荡变革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对外开放有利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深层次改革,打通“断头路”,疏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多重优势。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国内市场,是我国的巨大优势。从现实看,我国市场持续扩大。尽管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然达到39.2万亿元,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蓬勃发展,服务消费占“半壁江山”;连续4年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累计成交额超过2700亿美元,为全球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从长远看,我国市场空间巨大,预计未来10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我国市场成长性好,中等收入群体还将不断扩大,消费结构还将持续升级,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开辟新空间,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坚实基础。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新征程上,中国将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