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发展之道、感知中国开放之志的重要窗口。“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融合”“中国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使全球受益”“中国倡导构建的开放型经济是推动全球经济重回正轨的良方”……连日来,国际社会持续关注解读中国全国两会释放的扩大开放积极信号。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际大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有助于更好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推动形成中国经济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近年来,中国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以高水平开放有力促进了高质量发展。 这种时候,美元收割就大行其道了。尤其是此次疫情期间,美国就是利用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加班加点印钞票,肆意收割其他国家的财富,中国加班加点产生的抗疫物资,源源不断地被加印的美元购买。考虑到美国向中国禁售芯片等高科技产品,中美贸易逆差不断加大,决定因素依然是印刷美元购买中国产品。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四大活跃货币价值非常重大,事实上,中国和世界多国的本币互换,就是一个例证,世界已经启动抛弃美元的新时代,尽管道路漫长,但毕竟开始了。而且,中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新时代,我国迎来了“回国潮”。据统计,2016年留学回国人员达到43.3万人。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的学生比例也在不断增加,2016年这一比例达到了82.23%。“回国潮”现象也恰恰证明了今天的中国发展之快、机会之多、待遇之国际化。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事科学研究领域,还是进入企业或自主创业,回国留学生在政策上都会受到鼓励。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详尽论述和深刻阐释这一新理念、新提法。站在全球共同发展的角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其中,教育是基础工程。首先,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国情研究。其次,我们要继续通过孔子学院、来华留学、研学旅行来加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加大在科研项目上的交流合作与协同攻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