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指出在亿万人民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全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是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国家意志的高度统一。立足新时代,必须锚定目标不放松,凝心聚力开新局。 用大视野看待新时代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十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近70万亿元、年均增长6.2%。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1.4%上升到18%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于首位……非凡十年,我们一起走过,既见证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亲历了波澜壮阔的历程。党员干部必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带着深耕岗位、潜心打磨的韧劲,展现敢于开拓、主动创新的勇气,在新征程上努力创造更多奇迹。 用大格局开拓基层工作新篇。社论中指出“心中装着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政府和单位的相关政策,最后都得由基层来传达、落实。基层党员干部这根“绣花针”,肩负着“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基层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正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找准查实、办好办实。要杜绝形式主义,从源头上防止“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将群众最关心的事一件件、一桩桩落到实处,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更加坚定跟党走的步伐和决心。 用大情怀不断提振工作作风。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基层干部要发扬“螺丝钉精神”,自觉把个人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真正为人民谋实事的态度,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学会干实事。做到在最先一公里快速起步,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必须把自己当做一团火,甘愿为千家万户发光发热,以想干的热情、敢干的魄力、能干的本领,撸起袖子加油干,真正为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发展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