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经济增长定调5%左右,这个目标比较符合中国人口基数的国情,14亿人口对应5%的GDP增速是比较适宜的。“技术”、“数字”和“绿色”三个关键词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高频词,透过这些高频词也不难“读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关键支点。 2022年,对困难行业企业社保费实施缓缴,大幅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增加稳岗扩岗补助。延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共向1000多万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4亿、覆盖10.5亿人,基本医保水平稳步提高。 目前中国的消费面临着一个差异性问题,低水平消费者面临着温饱问题,而中高层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温饱,希望得到更具品质、品味、高端的产品和服务。这与他们自身的文化意识和消费理念有关,也与国家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非首次被提及。党的二十大报告便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则强调,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在阐述去年工业发展情况时指出,2022年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6%、7.9%,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在3月5日开启的第一场“部长通道”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也表示,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在整个GDP中占27.7%,我国制造业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过去五年,数字经济不断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以上。本次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2023年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可以从多个角度,让平台经济发挥更大作用。”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首先可以推行更多绿灯投资案例,给平台经济企业松绑;其次,规范引导平台经济企业在重点领域的发展,如在促就业、促消费领域,政府可以通过一部分投资来引导、撬动平台经济企业更大的投资;最后,引导平台经济企业尤其是龙头“走出去”,开拓更多市场。科技创新,关键在人,科技工作者,分布于千行百业之中。如何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科技创新合力,科协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省政协委员、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新会表示,将切实抓住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赋予科协组织的新机遇,团结带领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历史性机遇中逐梦前行,凝聚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科技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