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阴霾渐散,乍暖还春,放眼望去,是广阔的良田、忙碌的身影——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耕时分。春耕能否开展好,关键在农民。农民是种粮、产粮的主体,要切实保护农民权益、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富起来,粮食安全就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农民是保障粮食种植的生力军,要千方百计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保证农民有地种。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土为粮之母。耕地保护事关农业全局,功在当代,责在当代。要压荐推进撂荒地治理、耕地复垦工作,统筹用好每一分耕地,确保地地有耕。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开发好每一亩基本农田,确保田尽其用。要有机结合耕地保护与环境提升,降低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洪涝等灾害发生率,确保绿色高效。 农民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排头兵,要多措并举促进惠农政策落地,保证农民多得利。要用好用活惠农强农政策,让农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政策的温度,粮食安全才能更有保障。进一步扩大种粮农资补贴、粮食直补辐射面,让补贴真正落到农民手上,农民种粮才更有奔头。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产品收购兜底政策,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收购标准,农民种粮无后顾之忧。进一步加大惠农政策宣传宣介,让农民种粮有方向。 农民是良田成连带片的主心骨,要用心用情做好农业服务工作,保证农民能赚钱。田中有粮才有粮食安全,服务到位才有仓廪满盈。要积极引导村集体经济发展,创新构建多种经营方式,促进农业增产增收。要大力推进农业科学技术指导,提升传统农业技术性,推动生产方式蝶变升级。要加快建设农业专业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对口帮扶”,关心解决农民产销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