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从涓涓枫溪流淌至全国各地,“枫桥经验”之所以走过半个多世纪而历久弥新,久经检验依然生机勃勃,正因为它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守正创新、与时俱进。 夯实党建底色,筑牢基层治理根基。自“枫桥经验”诞生以来,从基层经验上升为国家治理经验,从基层实践探索到理论总结升华,再到实践广泛推广,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作用发挥是关键所在。新时代“枫桥经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牢牢抓住基层基础,最大限度把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在基层。要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有机衔接,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通过建章立制、规范权力、保障权利,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确保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社会治理,引领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提升基层治理,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构建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社会。 坚持群众本色,汇聚共治共享合力。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民心民意的力量也是无穷的。走过一甲子,“枫桥经验”由基层社会治理的范本,上升为党领导人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条基本经验。走过一甲子,“枫桥经验”因植根人民而永葆生机,因不断发展而历久弥新,这一“传家宝”在新时代生机勃发、活力无限。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必须把准群众诉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办好群众“关键小事”,既要敢于“面对面”,也要善于“键对键”,用脚板丈量民意,用键盘了解民意,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用工作实绩实效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满意,及时解决基层群众的困难和矛盾。 打造创新亮色,注入历久弥新动能。从涓涓枫溪流淌至全国各地,久经检验依然生机勃勃,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鲜明特征。从传统治理模式到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把志愿服务引入社会治理,通过持续创新,“枫桥经验”不断解答时代课题,让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治理支撑。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要进一步提升创新思维,主动分析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紧跟时代改革步伐,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机制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让“枫桥经验”不断焕发时代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新时代的社会管理不能只靠政府一方硬性维稳,结合群众的经验做到“堵疏结合”,方能全面提升平安中国建设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新时代“枫桥经验”必将熠熠生辉、再放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