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走深走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坚持重点少数和管理绝大多数的统一,切实准确运用‘四个形态’,做到纪法常识,真正体现‘严管理就是爱,监督就是保,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员干部的主体,载体手段是文化,根本目的是廉政。要充分发挥廉洁文化教育的引导、激励渗透作用,提高廉洁文化的号召力、号召力和影响力,继续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廉宜、精力充沛的浓厚氛围。 正风反腐肩负着捍卫改革发展成果的神圣使命,承担着破除利益壁垒、消除特权的重任。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治理基层和群众中的腐败腐败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更持久的幸福感、更有安全感。廉政建设要提升定位,着眼大局、把握大势、聚焦大事,坚持统筹兼顾、系统推进、统筹引导。思想上要夯实廉洁基础,不断加强理论臂膀,自觉用理想信念滋养心灵、治本,补充精神本质,筑起抵御腐败变革的思想大坝。在规划上,要聚焦“最大国家”,找准实施全面从严治党和区域、部门文化强国建设的切入点,围绕广大群众对廉洁文化的需求,将其纳入工作大局,以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标准规划主题点。 新时代的廉洁文化建设必须持之以恒。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二中全会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讲话,政治性强、指导性强、针对性强。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把伟大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化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指导。 勇于探索,责任心强,敢做。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官员担当和实干。坚持严与善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要精准用好“四种形态”,聚焦“三个区别”,推动纪纪法纪有机结合,释放正能量激励干部负责任。要把监督纳入日常工作,形成常态化监督。用监督向官员施压,用信任向官员强化。要充分发挥惩戒与威慑、惩戒与解救、教育与警惕、标本兼治四种形态的作用,把新出现的倾向扼杀在萌芽状态,防止小错变大。要用好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干部创业的内在动力。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新时代新阶段,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在更高层次、更深层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更加注重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惩恶扬善。在全面学习、把握、贯彻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两个肯定”的决定性意义,我们要更加坚定地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在长期工作中坚持从严基调、从严措施、从严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