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提供公共讨论的民主平台,集合代表委员及公众的智慧,探求当下中国各领域问题的解决之道。 所需探讨涉及的方面有反腐败,简政放权,经济增长,环保和民生。提到腐败问题时,推进制度反腐和标本兼治是一致的。首先还是要依法治国。二是要推进体制改革。三是要加强监督和教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谁都不能在法外用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受到社会的监督,公职人员要提高自律意识,以权谋公而不能谋私。简政放权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坚决打掉寻租空间,铲除罪恶的土壤。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既要惩治乱作为,也反对不作为,庸政懒政是不允许的。在新形势下的电子商务和快递等新业态带动就业,创造就业岗位,而且刺激了消费的作用。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三十年间从一个贫穷的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与改革开放是分不开的。所以改革是中国的必经之路。然而过去三十年的改革,主要解决的是对改革的基本认识与基本态度。现在开始新一轮的改革,将主要解决认识深化问题、深化改革的决心问题。 至于改革的效率与速度,我认为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如果太慢,群众无法接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答应。如果太快,现实却不允许,规律也 不允许。所以我认为应该率先解决事关群众利益、事关社会公平、事关稳定大局的大问题,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只要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能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这样其它的改革推动起来也会事半功倍。 汇聚众智、集思广益,大家一起来解决难题,是两会重要作用的一个体现。在反腐上,这一点也很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思想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是遏止腐败的根本之策,也是代表委员关于反腐建言献策着力最多的地方。从改革人事制度,防止“带病提拔”,到用制度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经商办企业,从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对腐败高发地区领导实行问责,到尽快推进反腐立法,构建反腐法制体系,这些很有含金量的反腐好声音,表明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正在积聚力量,准备新一轮的发力。 美好的愿景不会自动化为现实,良好的设计要靠实干才能落到实处。以制度筑牢自信、以民主凝聚人心,奋发有为、只争朝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定能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历史征程上,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光荣梦想贡献新力量、谱写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