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噜拉 于 2023-1-19 15:31 编辑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 立足当下,环顾全球,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单边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逐渐抬头,疫情不断蔓延,国际粮食供应不断遭遇新问题。再放眼国内,乱占耕地现象屡见不鲜,耕地后备资源逐步枯竭,项目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压力不断增大,同时百姓种植意愿又在下降,耕地保护正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 严守耕地,首先是要保量。十八亿耕地是党中央根据我国人口数量、发展形势等分析出来的底线,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守的红线。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十八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耕地是十四亿多人赖以吃饭的生命之根,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参加联组会时强调。我国以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着世界上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创造了世界奇迹。奇迹要想延续,十八亿亩耕地每一位中国人都得为之坚守。 严守耕地,重点要保质。“十八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藏粮于地,就得不断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持续提升耕地产能。一是将十八亿亩耕地落实到田间地里,确保十八亿亩耕地都是能种植、能产粮的良田。二是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变劣田为良田,解决农村耕地碎片化问题,减少百姓种植成本,促进耕地集约高效利用。 严守耕地,根本是制度建设。近年来,中央通过组建自然资源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等多项举措,将耕地保护落到了实处,取得了诸多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地方、在基层,耕地保护意识还很薄弱,“我在自家地上搭个房子,有什么问题”等情况还时有发生.虽然当下各项耕地保护执行制度已日趋完善,但变“不敢”为“不想”,形成从保护耕地的大好局面,还需继续做好顶层设计,向每一位群众解读耕地保护的重要意义。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基本国策,是每一位中国人都要严格贯彻落实的基本理念。展望未来,期待有更多新理念、新机制、新作为,将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为子孙永续发展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