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8|回复: 0

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53

主题

0

回帖

63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37
发表于 2023-1-19 15: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8日人民网刊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文章《农业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指出“农业的基础研究、底层技术、原创性成果依然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转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可见农业科技创新对于农业农村的发展乃至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持续提供服务保障动力。为加快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整体实力,亟需建成有一套成熟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源源不断的为农业现代化关键核心技术提供研发、生产、应用全方位服务,保障我国农业安全发展不被“卡脖子”。一是营造良好的基础研究环境。设立农业科技基础研究项目,支持引导更多领域人才和机构加大对农业科技领域前沿学术和基础性理论研究,进而带动后续的生产型、应用型实用科技创新技术诞生。二是全国示范性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孵化中心,在各大城市科技集聚中心城市,建立一些示范性的创新中心场所,为相关团队提供聚焦农业关键技术、核心农业科技应用需求技术的针对性开发研究服务和保障,加快种业、深加工、生物科技等农业前沿技术攻关,尽快追赶上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综合实力。三是深化改革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从国家战略层面重视关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强化科研人才的各项保障,给予他们科研选题、人才聘用、职称考评、科研成果分配等方面的更多的自主权,让科研人才全心全意专注科技研发创新,逐步激发整个大环境创新活力。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市场对接,持续提供技术应用潜力。研发、生产、应用环环相扣,应用作为最后的实际作用展现,充分体现某项技术或产品真正的生命力。深入的接触社会使用人群的真正需求,才能很好的将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应用推广发挥作用。加快培育一批专业化综合性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全面联结高校科研院所,从全产业链布局,对照直接的市场客户群体,精准研发创新,解决关键环节实际难题,进而带动整个产业能级提升。针对重要农产品产区,打造集聚教育、研发、创新、开发、生产、应用一体化的示范区建设,支持小微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打造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创新改革示范区。在各地特色产业集聚区,大力培育以优势产业为纽带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以特色品牌为依托,推进产品向精深加工延伸,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推进旅游、生态、康养、休闲等产业与农业基础产业不断融合。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支撑,持续提供乡村发展活力。新时代背景下,人才是关键。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将不断为未来的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造血力量。首要的是建立全社会科学的人才培养制度。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培训等人才培育重要输出地,全面建立完善、系统、科学、高效等教育培训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导各地基层和社会力量在各地培训新型农业职业人,未来以现代化的方式开展现代化农业生产。其次是政策性的引导科技创新人才投身于农业发展,一方面做好宣传教育,引导更多有志青年加强自身知识的积累和农业工作实践,用智慧力量投身乡村振兴发展;同时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农村科技人员的收入和待遇保障,采用绩效、住房保障、职称晋升等多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为其提供舒适、便捷的乡村生活环境,真正留得住人才。最后是采用选派借调的方式引进成熟人才带动,利用校企合作、科技工作者下乡等政策活动,选派科研高校专家教授、企业杰出工程师等到基层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借助大城市优势科研人才力量全面支持部分落后地区快速提升发展现代农业。



池县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中心    黄绍天





上一篇:扬帆远航新征程,风雨同舟向前进
下一篇:坚持为了人民发展互联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2 11:56 , Processed in 0.243720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