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月5日,从全军数千名优秀飞行员中选拔出来的首批14名航天员进入北京航天城,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祖国的光荣是在火焰中飞翔而成的,从青年时代到染发剂,他们一直在等待,一起飞翔的光荣,构成了中国航天史上最沉重的一页,正是因为他们的毅力和奉献精神,他们才能保护航天事业,让我们一步步走向星辰大海。 载人航天事业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长期关注的伟大工程。曾经,在航天大国的俱乐部里,中国没有一席之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这个国家一贫如洗,我们党以长远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毅然决定发展“两弹一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明确将载人航天发展纳入“863”高技术发展规划,1992年,我们党进一步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科学“三步走”确定了发展目标:2010年,我们党及时作出建设空间站的重大决策,提出到2020年建成有中国特色、充分发挥效益的空间站;新时代,我们党更有信心把“建设航天强国”写入十九大报告。 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飞行梦想是权力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党中央立足世界科技革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推动科技进步创新,把综合国力这是增强的重大战略决策。回顾中国航天事业的波澜壮阔历程。反映了中国航天事业不同时期的特点,体现了一脉相承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全体航天员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想的强大精神动力。航天精神也深刻折射出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和协同攻坚的大局意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是航天人的真实写照。航天人骨子里始终保持着特有的奉献基因,以实际行动,为航天强国建设挥洒汗水、贡献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和无数参与其中的科研人员胸怀大局、协同攻坚、集智攻关,取得了伟大成就和举世瞩目的科技突破。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中,全国一盘棋、协同攻坚仍然是重要法宝。 站在中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的时间线上,我们回顾过去中国航天员的非凡历程,这种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尊严和自豪感,这种精神就是载人航天的精神。特别是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坚、能奉献,它也成为国家精神的宝贵财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宇航员铭记初心,继续前进。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在载人航天精神的支撑和指引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先后突破了载人航天飞船、舱外活动、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新时代,我们在空间站轨道上的组装和建设;承担着航天实验室建设、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弘扬载人航天精神责无旁贷、使命光荣,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赋予符合时代发展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