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0|回复: 0

育好“人才苗” 筑成“人才林”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928

主题

27

回帖

3175

积分

记者

积分
3175
发表于 2022-12-26 16: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牵住人才引进意识“牛鼻子”。“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各地政府引进的人才多为外地、重点高校、高学历的高校毕业生,是各地政府、企业、科研所都争相竞争的“香饽饽”,如何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各类人才的最终选择?一是要留住本地人才,各地政府在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时,切忌“招来女婿,气走儿子”,本地人才从小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对家乡有着十分浓厚的感情,因此,本地人才也往往成为发展当地的中坚力量。此外,对于外来人才要用心地与人才进行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与工作动态,要用心体会引进人才的无奈与难处,多点体谅,多点关怀,迎接他们,帮助他们融入新环境,增强引进人才的幸福感。
  下好政策激励“关键棋”。“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要想充分挖掘人才潜力往往也要靠激励政策加持。为了增加人才吸引力,各个地方都出台了待遇丰厚的人才引进政策,“待遇提高、生活补贴、子女就学、家属就业”等各项优惠政策,往往是人才引进政策中的常见字眼,但是如何保证政策的实施过程不打折扣?如何保障人才的切实利益不受损害?如何保证后续保障激励措施持续跟进,以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巨大潜力?用心执行各项政策,确保引进人才的落差感降到最低,切忌出现“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现象。此外也要建立奖惩机制,定期表彰一批积极工作者,提拔一批优异工作者,定期惩治一些不作为、乱作为者,增强政策执行的严格性,增强引进人才的“安全感”。
  打造人才培育的“黑土地”。如何最大程度地挖掘人才潜力,使得引进人才在本地扎根成长,是人才引进的另一项重点工作。对此,不同类型的人才要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不能让实用型人才“做卷子”,也不能让科研型人才“跑跑腿”。各地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人才管理政策,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实行分级管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建立适宜的人才成长环境,创造能够充分发挥人才能力的高地,营造“家”一般的温馨和归属感。“选先进,树典型”,对标优秀,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绿树成林”的繁茂景象。





上一篇:在打地基中悟基层党组织建设
下一篇:非公党建要当好“操盘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4-19 04:16 , Processed in 0.241702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