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开年以来,俄乌冲突爆发,本就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动荡,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更加突出,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重要一年,中国发展开局如何,尤为关键。重要一年,中国航船怎样行进,备受瞩目。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提供强大动能,为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这个开年,谋大局,开好局。春耕备耕有序展开,重大工程有力推进,利用外资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增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信心。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减速,但没有失速,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质量提升的势头也没有中断,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是大局,稳有重点。会议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三稳”指明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做好这“三稳”,能护航中国经济稳中求进。“三稳”各有侧重,却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稳增长能够带动稳就业,做好“三稳”就稳住了社会大局。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规范市场秩序,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循环和产业链畅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继续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等改革,调动地方改革积极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主动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开拓新的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