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刚闭幕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行,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促进地缘进一步分化,区域发展差距可能会进一步加大。数字经济的网络效应、规模效应及范围经济特征,使得中国借助内需大市场、美国借助科技的领先优势,成为数字经济中重要的两级,未来仍可能继续引领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今年以来,百年一遇的疫情冲击全球,中美股市领涨全球、受益于无接触经济的科技板块领涨所有板块,可能就是这一趋势的初步反应。 数字经济发展正在从多方面改变服务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使得传统意义上不可贸易的服务业变得可贸易。典型的例子是,随着网络的发展,找一位为英语国家当地的老师来进行跨国的语言学习在中国已经变得非常流行。凡是可数字化的服务,都具备了可快速跨国交换及全球化的特征,比如游戏、软件、零售、金融服务等。服务变得可贸易,对传统的贸易及全球分工格局可能会产生较大影响。 疫情冲击之下,在家办公全球流行,让人们看到数字经济发展给工作方式带来的改变。其实不只是在线办公,此前需要人面对面才能完成的服务活动,很多都会进一步推进线上化的趋势。除了已经发展较为领先的零售类服务部分转变为电子商务外,未来包括教育、医疗、休闲娱乐、金融等都可能进一步线上化、数字化。同时,从事房地产中介类似的中介服务平台,将此前分散的、成本高、效率低、体验差的中介服务逐渐平台化,可能也会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中介服务类领域未来的趋势。 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深刻改变"传统"制造业。制造业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也变得更加自动化、智能化,产品生产者与使用者可能产生持续关联。例如,传统的制造业中,产品的交付意味着生产者和使用者双方交换的完成。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产品的交付往往意味着使用者与生产者关联的刚刚开始。使用者使用产品的情况,可以以数据化的方式自动、及时反馈给生产者,从而可以为产品的售后服务、产品后续改进、升级、迭代等等,提供有用和可靠的参考。 数字时代,规则制度相互融合、矛盾风险相互交织,数字治理必然是一个多方协同的系统性工程。合作是成功化解网络挑战的关键,倡导各方建立伙伴关系、打造合作框架,实现共同利益,构建全球互信的数字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