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7|回复: 0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40

主题

0

回帖

12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28
发表于 2022-11-30 15: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ntmmsqvn 于 2022-11-30 15:22 编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治理有效,关键在党。必须坚持把党建引领内嵌于乡村治理的各环节、全过程,切实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能力,以高效统领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乡村治理合力乡村治理涉及美丽乡村建设、民生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等工作,涉及面宽、任务量大,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级各类资源共同推进,凝聚起攻坚破题的强大合力。深化党建共建,按“区域相邻、经验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聚焦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重点同向目标任务,推动成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联盟”“党支部书记联盟”“第一书记联盟”,促进组织共建、产业共抓、人才共育、环境共治、难题共克,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由单打独斗、零散发展向联手作战、抱团发展转变。深化结对联建,构建“机关牵手基层、城市联手农村”的党建模式,探索创新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引导县级部门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联建,围绕党建联抓、发展联促、治理联推、服务联做等内容,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深化网格融合,整合乡村发展、乡村事务等各类网格,实行一网统揽,聚焦“矛盾调解、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村庄建设”等服务领域,把基层党建、疫情防控、意识形态、综治维稳、安全环保等各项工作全部嵌入网格,切实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
推进三治融合夯实乡村治理基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途径,要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持续推进自治、法治、德治建设,充分激发社会治理活力,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加强自治管理,健全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等村民自治组织、经济组织,搭建小院说事”“有事请直说”“党建会客厅”等议事平台,深入推进基层自治实践,激活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加强法治保障,结合平安创建、扫黑除恶等行动,持续选派法律工作者进农村,推进法治惠民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高农村依法治理水平,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加强德治教化,积极开展“道道模范”“最美家庭”“优秀党员”“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把群众公认的典型选出来,把睦邻友好的榜样树起来,让群众有镜可照、有尺可量、有标可比。常态化举办“道德讲坛”“家风宣讲”等活动,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广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大力整治农村陋习恶习,传树文明新风,进一步夯实乡村治理的道德根基。
强化人才支撑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充分调动党员、群众、新乡贤等重点群体共同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汇聚各方力量,实现乡村治理同向发力。加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推进村民小组改革,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实行农村干部承诺践诺制度和党员分类管理模式,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联盟,创建党员先锋队、党员责任区,选树党员示范岗、党员中心户,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党组织引领党员、党员身体力行的志愿服务生动局面。引导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制定完善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文明积分”“党员积分”制度,将群众参与基层服务情况纳入积分管理,借鉴“垃圾堆换银行”“道德储蓄银行”等做法,鼓励和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和基层公共事务。实施“归雁工程”,充分借力本村的经济能人、离退休干部、社会名流等新乡贤,发挥他们的“能人效应”,通过搭建乡贤线上联谊会、参事议事厅等平台,不断丰富乡贤参与公共事务决策服务、民意诉求表达等乡村治理的工作载体和活动形式,积极引导乡贤资金回归、经验回归、乡情回归,为提升乡村治理赋能增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上一篇:时代向前,青年向上,用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新篇章
下一篇: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1 21:16 , Processed in 0.155545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