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青春之花,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10月16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刻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作的报告有着不可言说的魅力,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话语,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照亮前路,“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广大青年干部要在基层一线磨练坚强意志、坚韧品格,培养务实作风和过硬本领,在乡村振兴绘出点睛之笔。 解决群众所需问题,锤炼“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本领。无惧困境,方能越战越勇;初心如馨,使命在肩,方能一往无前。1962年,平均年龄不到24岁、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369人来到塞罕坝,三代塞罕坝人50余年的艰苦奋斗,从一片荒漠沙地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塞罕坝成为了“美丽的高岭”。朱彦夫“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越是在基层一线、越是贴近群众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就越多,从天门广场上看问题,到田间地头找答案,学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 用最朴实的情怀,弘扬“纸上得来终觉浅”的作风。道理千万条,成事第一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新时代十年创造的伟大成就、实现的伟大变革,绝不是喊喊口号、敲敲锣、打打鼓就能能实现的,而是举国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赢得的。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亿万人民一步一个脚印,构筑了中国壮丽河山。46年走过16万公里山路,不管白天黑夜,为村里人看病的“赤脚医生”潘昌荷,用最朴实的情怀扎根基层守护一方百姓安康。中央顶层设计之后,重在写好“干”字这三画,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坚决要用最朴实的情怀解决最现实的问题,真正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谋福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这新时代新征程里,若无坚强的意志必将无法承担新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没有最朴实的为民情怀,无法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解决最现实的问题。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乡村振兴正当其时,广大青年干部要在基层一线锤炼“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本领,弘扬“纸上得来终觉浅”的作风,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再谱新篇章,再造新辉煌。
|